上周五市場再次出現了普跌格局,尤其是高位人氣股更是遭遇跌停。
有人說了高標股熄火是不是意味著行情要結束?接下來的大A又會如何演繹?
可以說,近期連續瘋狂的數板行情在走向巔峰后,突然以一種恐慌性殺跌形式暫告一段落。
這波妖股炒作實在太兇悍了,據說大約有3000~4000億元的量化資金放棄DMA中性策略后開始推波助瀾,直接結果就是上周五情緒退潮后導致多殺多,這個退潮過程沖擊顯著影響是頭三天。
事實上除了那些高位連板股連續快速上漲以外,其余多數板塊或個股的走勢并不連貫的,大多和指數一樣走的是震蕩結構。所以下跌動能主要還是集中在大科技、新質生產力和金融科技等前期最為熱門的方向上。
隨著短線風險集中釋放后,可能陸陸續續會有資金會嘗試抄底,A股大概率不會出現全面退潮的情形。畢竟在十月份,以滬深300為首的大盤藍籌群體毫無表現,已經調整了19個交易日,再過2天滬深300該是反彈的周期,這也是指數不必驚慌的根本原因。
另外本周是三大事件匯聚的超級敏感周,從海外的大選和議息再到國內的審計財政刺激計劃,幾乎每一件事都能觸動投資者的神經。
客觀來說大選和議息無論結果如何對A股影響有限,一旦落地都可以看作利好,而我們的財政刺激計劃,周中都是造勢,盡管到周五才能揭曉,規模超預期應該是大利好。
總體看本周先抑后揚,周四農歷節氣“立冬”時間之窗可能開啟上漲,大盤總體區間震蕩,不必過多操心。
那么投資者接下來該怎么辦呢?感興趣的一定要關注收藏!
其實場外的踏空資金比場內的股民更著急,甚至有些饑不擇食,可著低價票一通掃貨搶奪籌碼。到這時候大家還有啥理由不相信牛市!只要是成交量在1.5萬億元以上,一天百家漲停板就是標配,還是要重點關注結構性機會,化債+基建地產+周期股(以破凈的和低價的為核心)等主線可以布局起來,經過極端情緒性殺跌后更要注重趨勢性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