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經營情況可稱得上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日前,銀行上半年財務狀況正在密集發布,從經營業績不難看出,主要銀行機構上半年經營業績普遍保持穩健增長。銀行機構業績穩重向好,將為我國經濟向好提供支撐。
今年以來,伴隨著國內外復雜經濟形勢及疫情擾動,以上市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經營業績,能否經受住各類風險考驗,受到國內外投資者等市場主體的關注。截至8月30日,42家A股上市銀行中的絕大多數在上半年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的正增長,穩住了資產質量的基本盤,向市場交出一份頗為滿意“中考”的答卷。
不過,與銀行業績表現并不悲觀相對應的,是銀行股的“跌跌不休”。資本市場對于當前銀行股的反應是否出現偏差?
8月29日晚間的農業銀行中期業績會上,該行董事長谷澍認為,資本市場對當前中國銀行業的估值偏低,似乎有一種誤解。數據顯示,目前A股將近九成的銀行股處于“破凈”狀態,42家上市銀行平均市凈率僅有0.65倍。
平心而論,上市銀行業績持續穩定增長所表現出的韌性,也體現不容小覷的長期投資價值。相比其他板塊,銀行股具有安全邊際和相對業績穩定性。不僅如此,受益于穩增長政策的不斷出臺,以及各類項目推進等因素,未來經濟企穩的概率不斷加大,這些也都有益于銀行基本面的進一步改善。
銀行業是金融穩定的“壓艙石”,銀行與宏觀經濟高度綁定,本身就有維護宏觀經濟系統穩定、緩釋風險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在國家陸續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的引導下,銀行業金融服務有力地支持了制造業、小微等企業的發展,助力國內經濟企穩。近期,多家國有大行還進一步表示,要充分發揮帶頭和支柱作用,增加對實體經濟貸款投放。
同時,國常會也鼓勵撥備較高的大型銀行降低撥備覆蓋率,這也有助于銀行釋放更多的資金服務實體經濟。從銀行半年報來看,無論是國有行、股份行,還是城農商等機構,撥備覆蓋率水平普遍高于監管要求。也就是說,當前逆周期環境下的調控空間十分充裕。可以預見的是,銀行業的穩健發展,將為下半年國內經濟持續向好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