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交通銀行實現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股東)440.4億元,同比增長4.81%;凈經營收入為1435.68億元,同比增長7.10%;報告期末,該行資產總額達12.5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84%,不良貸款率1.46%,較上年末下降了0.02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以來,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疫情防控等不確定性因素也在疊加。作為唯一一家總部在上海的國有大行,交通銀行不忘初心,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在克服上海等地疫情反彈等超預期因素的沖擊下,統籌發展和安全,在服務“國之大者”中堅定發揮著國有金融主力軍作用。
在半年報發布當日舉行的業績發布會上,交通銀行管理層對上半年經營情況進行詳細解讀,并對外界關心的內容一一回應。“我們仍然堅定相信中國經濟長期向好。”交通銀行行長劉珺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
穩中有進,業績持續鞏固穩步提升態勢
“穩中有進,穩中提質”——這是交通銀行上半年業績報展現的經營狀態。報告期內,交通銀行實現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股東)440.4億元,同比增長4.81%;同期,該行凈經營收入達1435.68億元,同比增長7.1%,其中利息凈收入850.93億元,同比增長8.42%。
在積極應對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情況下,交通銀行業務規模實現穩步拓展,客戶存貸款余額均較上年末有所增長。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資產總額達12.5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84%;客戶貸款余額為7.0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273.30億元,增幅8.04%;客戶存款余額為7.8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7715.86億元,增幅10.96%;零售AUM余額達4.4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20%。
盡管今年上半年面臨著疫情反復等因素,在資產質量方面,交通銀行仍然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不良率、逾期貸款率均較年初下降。
具體來看,報告期末,該行不良貸款率1.46%,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逾期貸款率1.26%,較上年末下降0.07個百分點,逾期90天以上貸款余額占不良貸款余額比例56%;撥備覆蓋率173.10%,較上年末上升6.60個百分點。
實際上,自2020年提出“資產質量攻堅戰”的策略后,交通銀行三年來持續貫徹落實“嚴控增量、出清存量”的具體措施。從該行披露的半年報數據可窺,這一策略當前成效十分顯著。
緊跟國家發展戰略,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今年以來,交通銀行貸款保持較快增長,境內行人民幣各項貸款較年初增幅8.69%,同比多增1143億元。“貸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我們選擇對了方向,緊跟國家發展戰略,圍繞制造業、綠色信貸、科技創新、鄉村振興、重點基建、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等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進行投放。”該行副行長郭莽在業績發布會上透露。
在重點行業、重點區域,交通銀行在今年上半年加快推動信貸結構的優化轉型。特別是在服務國家重大區域戰略中,更是體現國有大行的帶頭示范作用。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該行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9.92%;貸款余額占比53.05%,較上年末提升0.90個百分點;同時,大力支持制造業、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加快金融供給存量重組、增量優化和動能轉換。報告期末,該行境內行制造業貸款增長20.48%,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38.70%;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增長71.85%;綠色貸款增長20.42%,其中清潔能源貸款增幅達29.76%。
縱觀區域布局,該行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重點區域的項目儲備相對較好,中西部區域也儲備了一批符合“雙碳”戰略、基礎設施相關的優質項目。
在這背后,是交通銀行全行上上下下對客戶需求變化的高度關注。記者了解到,該行在項目儲備方面建立了總、分行兩級項目儲備庫,并定期滾動更新,在行業上更是重點瞄準制造業、普惠金融、綠色發展、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能源保供和儲備、民生保障、交通物流、保障性租賃住房等十大重點領域。
此外,在零售信貸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交通銀行房貸17家行市場占比較年初提升0.05個百分點,提升幅度在17家銀行中排名第二;消費貸款方面,6月末,該行個人消費貸款(不含信用卡)當年增幅27.45%,增幅行業居前。
郭莽介紹,下一步,在住房貸款方面,交通銀行將繼續堅守“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落實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積極支持剛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新市民安居置業需求,做好住房貸款投放安排;優化業務流程,提高業務效率。
“在非房消費貸方面,將會繼續深耕國內的消費市場,努力豐富消費貸款的品類,覆蓋居民衣、食、住、行、醫全方位的消費需求,努力做專做精、做深新市民的金融服務,推動居民消費的梯次升級和消費品的更新換代。”郭莽表示。
“場景+生態”,數字化新交行建設加速度
數字化經濟時代中,傳統商業銀行的競爭環境也隨之進行了新升級,以往單一產品服務或交易的比拼已經逐步演變成了場景和生態的競爭。基于此,交通銀行也在場景金融與開放銀行的建設中發力,致力于解決傳統營銷方式獲客成本高、效率低、粘性弱的問題,而這也正是數字化新交行建設的重要內容。
報告期內,交通銀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已達28.05億元,同比增長14.5%。從方針策略看,“引進來”與“走出去”正引領著該行的數字化賦能。在“引進來”方面,該行形成了“一體、兩翼、多點支撐”的場景建設思路及架構。經過持續地投入和建設,個人手機銀行已上線6大類160余項非金融場景,服務涵蓋生活繳費、政務民生、出行服務、健康醫療、餐飲娛樂、住房安居等各個方面。
例如,該行信用卡“買單吧”圍繞餐飲美食、便民服務等領域拓展場景生態,目前,該項服務已接入交通銀行信用卡特惠商戶的月交易近千萬筆。截至6月末,“買單吧”APP累計綁卡用戶同比增長7.6%,月度活躍用戶同比增長9.0%。
在“走出去”方面,該行著力聚焦四大類重點場景的生態建設,加快特定消費場景下消費貸產品與業務模式創新,圍繞醫療、交通、教育、政務四類民生服務場景進行緊密對接,推出一體化金融服務方案。
在“引進來”與“走出去”的同時,交通銀行還特別重視持續開放金融服務的輸出能力。報告期末,交通銀行開放銀行累計上線的接口1673個,較上年末增長了35.14%;開放銀行場景新獲客數為30.48萬戶,同比提升近80%。
生態場景的建設與拓寬離不開綜合金融服務的協同。為此,交通銀行充分整合公司、零售、同業各板塊的金融服務,聯動G-B-C三端,通過開放銀行集成交行賬戶服務、支付結算、融資信貸等金融服務能力,以點帶面觸達生態場景內的企業和個人客戶。
“我們將繼續在重塑流程、優化機制、創新制度,建立健全數字驅動的業務經營模式方面,進一步發揮交行優勢。”交通銀行行長劉珺在發布會上表示,為加速數字化新交行的建設,該行也希望在交通、消費、教育、政務等四大領域推動場景建設和生態建設,構建場景類獲客的閉環產品與營銷能力。
科技賦能普惠金融,砥礪踐行大行擔當
作為實體經濟之基、民生就業之本,銀行業無論如何轉型升級,都不能脫離中小微企業這個最廣泛的群體。近年來,在政策強化小微融資扶持的大背景下,傳統銀行業普惠金融服務取得顯著進展。
落實金融普惠的積極成果在交通銀行的半年報中有著鮮明體現,該行上半年普惠小微貸款實現了較快增長。截至6月末,該行普惠小微“兩增”口徑貸款余額較年初凈增650.74億元,增幅接近20%,大大快于全行平均貸款增速;客戶數24.58萬戶,較年初增加3.36萬戶,增幅達到了15.84%。
得益于借助金融科技和大數據支撐,交通銀行推廣了“線上產品+場景定制”模式,提升批量化、場景化、智能化、線上化運營能力。今年以來,小微線上貸款余額凈增和客戶數凈增貢獻占比分別達到58%和70%。
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該行共實施普惠及鄉村振興場景定制產品107個,截至6月末已上線72個。其中,對產業鏈小微企業,打造了“乳品鏈”“白酒鏈”“飼料鏈”等項目;對科創小微企業,在蘇州、深圳等多地推出“普惠e貸”科創場景定制項目;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出“菌菇貸”“農戶貸”等普惠涉農特色產品;對特定行業小微企業,也上線“煙戶貸”“醫保貸”“家居貸”等特色項目。
“靈活采取措施支持小微客戶紓困和穩定經營,支持客戶應對受疫情影響的臨時還款困難。”交通銀行方面表示,對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和地區的小微企業,推動實行更優惠的利率,通過這些措施對穩定企業信心和預期起到積極作用。
普惠金融迎來大發展離不開的還有銀行業數字化轉型這一現實趨勢。而今,銀行服務小微不僅需要內部構建敏捷組織,更需要借助科技支撐,實現批量獲客、精準風控。交通銀行方面表示,將通過標準化產品不斷擴大小微客群服務面,結合場景定制來滿足不同群體小微企業個性化金融需求。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