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黄色小说_久久爱91_免费的黄色影片_免费下载黄色app

首頁 > 科技 > 內容
同樣重倉新能源,業績為何分化?金鷹基金韓廣哲:龍頭企業或將獲得超行業平均的阿爾法
2022-08-29 08:01:21來源:券商中國
分享到:





投資高波動的成長賽道,如何做到行穩致遠?





始終堅持在中長期產業趨勢里找投資機會,著重關注已經形成領先優勢的龍頭企業,在過去三年,金鷹基金權益投研總監、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基金經理韓廣哲重點關注新能源龍頭。截至6月30日,他管理的基金規模近百億元。


今年以來,新能源賽道波動加劇,背后有哪些原因?新能源內部分化背后有何邏輯?站在當下,還有哪些細分方向值得關注?


韓廣哲近日在接受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專訪時表示,新能源是目前來看長期確定性較強的成長賽道,但股票投資本身是比較復雜的,在新能源行業內部,每一年都有比較大的變化,去年上漲的是緊缺邏輯,而隨著新增供給不斷出現后,今年電池企業的盈利能力相對去年有較好的恢復。在新能源車型不斷引領之下,未來整車端更有競爭力的新能源車型或將帶動相關公司有較好的預期。


而對于整個市場的看法,韓廣哲認為,上半年市場有兩個關鍵詞,美國是脹,中國國內是滯。之后,美國的經濟有可能從比較熱向衰退的方向去演化,而我國的經濟大概率是企穩向上復蘇的階段。中美的經濟周期以及政策趨向是不同步的,在這樣的宏觀環境下,可能不太會出現大級別的上漲或者下跌,市場里更多可能是結構性的機會。那就要去找行業自身發展增速很快、景氣度有保障的方向,比如新能源車、光伏、風電等領域,軍工、半導體、疫后消費復蘇等也可保持密切關注。


上升趨勢行業里找龍頭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您身上的一個投資標簽是踐行價值投資與科學投資理念,能否展開談一下您的這種投資理念?


韓廣哲:投資理念上來看,我是在中長期產業趨勢里找投資機會,符合趨勢的行業本身增速夠快,發展空間夠大,并能帶動其他產業共同發展,在經濟結構中的占比未來是能夠不斷提升的,比如新能源、軍工等。而在投資的過程當中,我會更多關注龍頭公司,我認為市占率高、管理層優秀、產品技術競爭力強、成本管控能力好的公司,相對行業平均水平可能會有阿爾法收益。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您過去管理基金,收益主要來自什么?


韓廣哲:基金收益更多是來自選對了行業,獲得了快速成長的行業平均增速,進而找到那些優秀的公司,獲得超越行業平均水平的阿爾法。這樣積累下來,復利的力量就會比較強。而從我過往管理產品的業績歸因來看,我的基金收益主要還是來自選對了公司,做好基本面研究、精選公司也是我做得最多的事情,目前看也是在未來會繼續深入做下去的事情。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除必要的基本面研究外,您認為基金經理在管理產品時還需要做好哪些事情?


韓廣哲:我一直強調行穩致遠,這里主要談四點:


一是管理情緒。就像今年上半年3、4月份,市場跌到比較低的位置時,如果那時候去恐慌,失去理智,大概率是把握不到底部更好的布局機會。通過對自己的認知,對市場階段性的共識認知,才會得出什么時候可能是賺錢的較好時點,這時候還是需要有一些自己的堅持。最終來看,找到好的行業去堅持,去做優化,這才是對的事情。

二是逆向思考。通過分析我過去三年管理的金鷹改革紅利混合基金近萬條的交易數據發現,持有人交易多數發生在市場比較熱,甚至是我本人管理基金階段性表現最好的時候,這樣的持有人遇到市場波動就會很快賣出,持有收益可能也會比較低。所以有的時候需要逆向思考,基金經理也是,更多時候收益可能都是來自底部的堅持。

三是長期實踐。如果只是堅持一種方法論很難在市場比較快樂地活下去,因為我們每一年的經濟環境、行業發展、政策等都會有變化,我們面臨的外部環境也會有變化。那么就需要保持一個開放的體系,包容的心態,當出現了這些變化的時候,去把它未來可能出現的演化和路徑研究清楚。

四是風險管理。我過去管理的產品因為持倉比較集中,行業也是最近幾年比較好的成長板塊,市場調整時波動可能也會相對大一些。目前由我擬任基金經理的金鷹時代領航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正在發行中,未來在新產品的布局中,會把波動的控制、回撤的控制做一些新的嘗試,比如會去做行業的多元化和均衡化,在更多具有對沖屬性的行業里去找快速成長的公司,這樣避免行業過于集中,導致產品波動過大。


新能源內部邏輯有變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在您看來,新能源屬于長期優質賽道,定期報告顯示您管理的基金產品也一直重倉新能源,而近兩年,我們看到同樣重倉新能源的基金表現卻出現很大差異,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韓廣哲:新能源是目前來看長期確定性較強的成長賽道,但股票投資本身是比較復雜的,而且在新能源行業內部,每一年都有比較大的變化,比如我們會看到去年漲的是緊缺邏輯,哪個產品價格快速上漲,背后都反映了需求快速提升之下供給不足的情況,比如碳酸鋰。新能源汽車的行情,去年是供求關系主導之下的材料和制造環節比較好,而整車新的適應周期還沒有完全啟動。而動力電池在材料價格快速上漲的情況之下,盈利能力是有壓力的。


轉到今年來,我們會發現這個邏輯發生了一點變化,甚至在有些環節已經逆轉了。比如說去年瘋漲的材料引起了很多其他行業,或者本行業公司的大幅擴張。新增的供給不斷出現之后,就發現它的價格回落,有些環節回落的幅度很大。這些材料里除了像碳酸鋰現在還在比較高的位置上,其他都已經降了很多。而對于電池企業,它的盈利能力相對去年來說則有非常好的恢復。


對于汽車企業,我們也會看到去年國內合資企業還有民族企業推出的新車型都是相對有限的。而今年許多國內民營車企都推出了很多有競爭力的車型,一經推出,訂單量瞬間突破1萬、2萬,甚至更多。所以在新能源車型不斷引領之下,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完全被抓住了,這時候我們會看到這些新的特征是與去年不同的,明年來看未來整車端,可能更有競爭力的新能源車型,或將帶動相關公司有較好的預期。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您目前更關注的新能源投資方向有哪些?


韓廣哲:主要是光伏、新能源汽車和風電的一些細分領域。具體來看,光伏領域從去年上半年到現在,硅料一直是處于光伏產業更快發展的短板,隨著今年8月到明年上半年更多產能出來,硅料的問題可能會慢慢好轉,價格回落進而帶動整個產業鏈價格或更合理一些,裝機的需求可能也會由此被激發。往后面看,這個行業的重點方向可能是組件和逆變器環節。


新能源汽車領域會更多去關注行業格局好的細分環節,像動力電池、結構件、隔膜,包括價格短期調整非常充分的細分環節,如電解液、正極等。


風電領域找優質公司的思路是海外出口占比較高的方向。格局好的環節是塔筒和海纜,因為今年風電招標是超預期的,大宗商品在二季度以來又不斷回落,所以今年可能更多反映的是情緒,風電裝機在明年可能才會有收入,各方面預期落地。


如何抓住結構性機會?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您怎么看今年上半年市場的劇烈震蕩?您認為后面的市場環境會如何變化?


韓廣哲:上半年市場有兩個關鍵詞,美國是脹,中國國內是滯。美國通脹既有俄烏沖突的影響,也有2020年以來釋放了很多流動性帶來的問題。美國應對通脹,是在需求側想辦法去激進地加息。供給的問題,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不會那么快,所以加息可能會持續到今年底。明年,美國的經濟有可能從比較熱向衰退的方向去演化,所以美股的周期是從頂部慢慢向下的。


國內經濟來看,因為二季度,一些城市面臨疫情,生產、物流都受到了影響,所以出臺了很多穩增長的政策。下半年,是這些政策落地、執行、出效果的階段,我們的經濟大概率是企穩,然后向上復蘇的階段。梳理清楚這些,就知道往后面看,中美的經濟周期以及政策趨向是不同步的,這種不同步的狀態因為相互彼此關系又比較緊張一些,可能會拉的更長。


在這樣的宏觀環境下,可能不太會出現大級別的上漲或者下跌,市場里更多可能是結構性的機會。所以結構性機會一定要去找那些外需不僅不受影響,可能還有拉動的方向。從國內來看,行業自身發展增速很快、景氣度有保障的方向,是值得重點關注的投資方向。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除了新能源外,還有哪些您關注的投資方向?


韓廣哲:主要是軍工、半導體、疫后消費復蘇等。軍工方面,“十四五”期間軍工行業發展的規模、增速都是確定性比較高的。找好公司的思路一是找其中競爭格局好的環節,像上游材料,包括合金,碳纖維等,還有中游的鍛造。二是找國企為主的,尤其是一些主機廠。這些國企在國企深化改革大背景下,或有加速市場化、推出股權激勵等安排,盈利兌現報表的體現概率可能是更大的,和投資者關系也是更加友好的。


半導體方面,全球半導體周期從去年到現在其實是不斷向下走的情況,而底部可能會在明年上半年。在這樣的大周期下,中國的企業可能也會受到影響。同時,我們看到外圍對我們半導體行業有一些制裁和限制,在這種壓力下,我們對國有的半導體設備、材料、設計等公司會有更多的期待,畢竟每年進口的半導體規模大概在5000億美金以上。客觀看待這個行業,目前中國公司的競爭力、以及在全球的市占率還都比較一般。這個行業又是需要技術積累,需要去迭代的,所以我們長期關注,并在國產替代的行業里找投資機會,這里會有一些優秀公司在國家的支持、市場的幫助之下長大變強。


疫后消費方面,從行業比較層面來看,消費本身需求有韌性,但它的爆發性可能不會像其他成長行業那么強。2020年以來,疫情影響了很多消費場景,有些行業甚至面臨著很大的困局,比如說免稅、出行、旅游,航空等。這樣的疫情影響只是短暫壓抑了我們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消費習慣。很難去預測疫情到底什么時候會有非常強的改善,病毒會不會突然消失。只是說在股票市場上,這樣的投資機會是需要去重視的,更多是右側的想法。比如說航空,過去兩年航空都是巨虧的,因為我們知道航班數量、乘客數量都是急劇萎縮的。但從2019年到現在的航空票價,重點航線價格是每年都在持續上漲的。比如相比2019年,京滬線全價從1千多塊錢漲到2千多,價的邏輯很順,只是最近這三年量的邏輯沒有了。如果疫情有改善,那對于航空公司而言,人們出行增加,量的彈性是非常大的。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疫后復蘇不僅看消費,也會看這兩年出現非常大困難的一些行業的反轉。



責編:戰術恒

中方信富公眾號
更多資訊關注
中方信富公眾號
圖片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