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疫情暴發以來,推行寬松甚至可以說是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將基準利率水平置于很低的位置,基本上保持在近零水平,且美聯儲在2020年開始購買國債和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也將長期利率水平拉低,所以總體上看,美國的利率水平是很低的。2022年3月16日,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如市場預期將聯邦基準利率從0%~0.25%區間上調25個基點至0.25%~0.50%區間,為該行2018年12月以來首次加息。這次加息以及加息的力度未超出市場預期,這也是美聯儲所希望的。
在這次加息之前,美聯儲經常吹風,明確表示要加息,無非是希望市場提前消化加息利空。即便進行了首次加息,美國的基準利率水平依然是很低的。但事與愿違的是,這次市場消化利空過于激烈,以科技股為代表的美股出現暴跌,雖然美股的大盤未出現類似于2020年上半年那樣的崩盤式暴跌,但不少個股出現斷崖式下跌,可稱這種現象為結構型崩盤。
據媒體報道,2022年3月上旬,除澳洲標普200指數外,美國、印度、巴西、英國、歐洲、中國等國家(地區)14只重要指數全部下跌,其中俄羅斯RTS指數跌幅接近35%,恒生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德國DAX指數跌幅均超過5%。有媒體指出,據不完全統計,美股、英國股市、港股、A股四大重要全球股市資產蒸發超過30萬億人民幣,其中美股流失額近20萬億人民幣,不少公司股票的股價與近年高點相比跌去50%至90%。這種暴跌與爆發金融危機時的情況不相上下,其中固然有其他原因,但加息的敲打無疑是主要因素。這種情況在之前美國歷次加息時還是比較少見的,加息靴子還未落地,股市就開始暴跌。以往美國加息,美股以及其他國家股市暴跌都是在美國連續加息2到3年之后才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這次暴跌有點反常。
造成這次暴跌的原因至少有三個:一是美聯儲2021年11月宣布新一輪縮減購債計劃,并在2021年12月的貨幣政策會議宣布資產購買規模逐月減少300億美元,向市場傳遞貨幣政策收緊的信號,決定股市漲跌的因素有經濟運行狀況、貨幣供給量和產業政策等,縮表意味著收縮流動性,市場對此做出巨大反應;二是經過較長時期的震蕩式上漲,股市泡沫累積到了一定的高度;三是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量巨大,本身就是引發泡沫經濟暴漲暴跌的源頭;等等。
但即便美股出現暴跌,美聯儲依然在2022年3月16日宣布加息。
從美國股市走勢的歷史經驗看,美聯儲開始加息一定時間內以及加息前夕,股市會波動,但股市依然會保持上漲甚至是大漲趨勢。
那么,美國此輪進入加息周期之后,究竟共有多少次加息?利率會升到多少?此輪美聯儲加息大概率的路線圖為,自2022年3月至2023年年底連續十次加息,2022年7次、2023年3次,到2023年底,基準利率可能會高于3%,而且,美聯儲最快將在2022年5月會議開始“縮表”。當然,最終美國加息以及縮表的力度和持續時間取決于貨幣政策控制通脹的效果。
問題又來了,美國通脹什么時候會得到解決呢?關鍵看泡沫經濟什么時候破裂。通常的觀點認為,此次通脹是供應鏈環節出了問題、需求端復蘇以及大宗商品價格暴漲三個方面造成的。此輪通脹確實為三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歷史上哪一次通脹不是這三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呢?問題是這三個方面中的哪一個為主導原因呢?此輪通脹大宗商品價格暴漲推高生產成本應是主因。
美國此輪連續性加息大幅推高利率之后,最終導致出現歷史上最大金融危機的概率非常高,而不僅僅是產生滯脹或經濟衰退。
從歷史經驗看,美國歷次加息最終都導致金融危機的出現。歷次加息的共同特征是,加息之前或加息開始頭一年或頭2年美國股市保持上漲態勢,甚至創出高點,當加息2至3年之后,當利率達到一定水平后,美國開始爆發金融危機或出現股市暴跌。美國此輪加息之前,以科技股為代表的股票出現暴跌,是不常見的。由于美國以樓市、股市為代表的泡沫經濟的泡沫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到2023年年底本輪加息大概為10次之后,泡沫經濟破裂是大概率事件。所以,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真正需要應對的危險局面是在2024年之后。
從理論上看,泡沫經濟與實體經濟發生分離,兩者的周期性變動不在同一階段上。目前泡沫經濟處于高漲階段后期,而實體經濟處于復蘇階段。與實體經濟相比,泡沫經濟對貨幣政策敏感度更高。所以此輪美國收縮貨幣政策,對泡沫經濟的影響更大,將導致美國泡沫經濟逐步走向衰退和蕭條階段。
除加息之外,縮表也是一個重大利空。美聯儲為了應對股市狂瀉的窘境,從2020年3月開始實施QE資產購買,資產負債表縮表殺傷力不亞于加息甚至超過加息,加息提高資金成本,縮表減少貨幣供給量。美國目前資產負債表的規模近9萬億美元,占名義GDP的比重為38%,與此前一輪縮表結束時的2019年9月末的資產負債規模相比大了很多,那時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為近4萬億美元,占名義GDP的比重為18%。有觀點認為,美聯儲或靈活運用逆回購、SRF等工具進行一定程度的對沖。采取對沖性做法的實際影響力微弱。
美聯儲這次是祭出“雙殺武器”,即加息的同時減少貨幣供給量,其殺傷力不會小,結果難料。那么,為什么美國還要堅持這么做呢?
第一,美國出現近40年來的高通貨膨脹率,同時出現低失業率。目前,通貨膨脹已成為美國經濟的主要問題。正如20世紀70年代初的美國一樣,當時美國經濟的主要問題也是通貨膨脹,一直延續到80年代初,當時那次通貨膨脹很“固執”、很“頑強”,那時的美國人也體會到生活成本很高。目前在美國生活的人,特別是在美國大城市生活的人,也同樣明顯感受到美國的物價很高,比如房租,這個直接影響美國居民生活成本。有的在美國留學的學生,面臨雙重壓力,一方面,美國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其本國貨幣對美元存在貶值趨勢,這主要是美國收縮貨幣政策造成的。美國2022年1月CPI同比增長7.5%,2月同比增長7.9%,創近40年來新高。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森曾經指出,通貨膨脹對經濟造成的危害很大,特別是對實體經濟的傷害大。高通貨膨脹率是任何國家任何時期都無法忍受的。這就是美國痛下決心推出“雙锏”殺器的核心原因。同時,美國認為當前就業市場中勞動力需求非常強勁,工資增速創多年來最快,失業率低,美國的失業率已經由2020年4月疫情暴發初期的14.7%降至2022年2月的3.8%,壓制通貨膨脹之后,失業率即使上升,也不會太高,應該能在接受范圍之內。而且,從歷史經驗看,工資水平上升往往是加劇通貨膨脹的重要原因。
第二,現有的經濟理論支持加息。主流經濟理論依然強調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是由于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造成的,也就是主流經濟理論沒有突破貨幣主義的通貨膨脹觀,沒有突破傳統的思維。
第三,從美國經濟史看,尼克松、里根等美國幾任總統都是將通貨膨脹作為頭號問題來對待,與現在美國政府面臨的情況差不多。尼克松,特別是里根時期采取加息等收緊貨幣政策的手段對付通貨膨脹,最終取得較好的效果,而且在戰勝通脹之后,實現了經濟繁榮。
第四,美國政界以及經濟學界可能沒有意識到連續性加息導致金融危機發生的概率高的后果。財聯社2022年3月5日發布的消息,美國現任財政部長、前美聯儲主席耶倫表示,相信美聯儲可以壓低美國通脹,同時避免經濟衰退,美聯儲有望幫助美國通脹實現軟著陸。
第五,美國出于維護美元霸權的需要。美元依然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貨幣,充當世界貨幣的職能,幾乎等同于黃金。美元、石油是美國經濟體系的“生命”。為了保住美元的國際地位,美國會不惜一切經濟代價。美國可以利用美元的優勢征收鑄幣稅。全世界商品和勞務貿易結算主要是用美元,美國可以據此掌握諸多重要的經濟信息。此外,黃金與美元均為國際儲備資產,如果黃金價格漲速過快,各國會儲備更多的黃金、減少美元儲備,這會對美元的地位構成威脅,而在國際市場上,黃金以美元標價,加息可以提高美元對黃金的比價。
第六,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導致這次通脹的核心原因,而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大漲的主因為美元泛濫,一方面推高了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另一方面熱錢最終會涌入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進一步推升大宗商品價格,所以美國只能通過加息以及縮表措施,希望達到給大宗商品投資降溫、降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