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我準備了三個提案。”在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蔡建春告訴券商中國記者,三個提案一是關于建立信息互通機制,嚴防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提案;二是關于央企更好利用資本市場做強做優做大的提案;三是關于推動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配置范圍的提案。
蔡建春的第一個提案是“關于建立信息互通機制,嚴防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提案”。
蔡建春認為,當前,在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的背景下,信息披露是注冊制的核心,對上市公司財務信息真實性的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直以來,財務造假是影響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頑疾,其動機和手法各異,隱蔽性強,并且呈現出日益復雜的態勢。對上市公司的歷史、業務和行業等大數據與財務經營信息進行交叉比對,是發現財務舞弊線索的有效方式。上市公司生產經營涉及銀行、稅務、海關等多方面,其消耗的水電煤用量等信息亦是判斷生產經營真實性的重要依據。
他表示,加強各部門間的信息共享,整合與上市公司相關的大數據信息,既可以提高證券監管部門精準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的能力,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有效舉措。
“建議利用大數據、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設立打擊資本市場財務舞弊的大數據平臺,建立打擊資本市場財務舞弊跨部門定期溝通會商機制,更好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蔡建春表示。
蔡建春的第二個提案關于央企利用資本市場做優做大。他表示,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央企利用資本市場做優做強取得了積極進展。2021年,滬市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收26.06萬億元、凈利潤2.52萬億元,最新市值合計超24萬億元,近10年累計分紅5.5萬億元,是國民經濟當之無愧的壓艙石和穩定器。
尤其是近3年,受益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滬市央企的經營質效邁上新臺階,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得以更加充分的發揮。3年來,滬市央企收入、凈利潤的年均復合增速中位值分別達到9.33%和8.23%。中國建材、中航工業等一大批央企集團的下屬上市平臺推出重組或分拆方案超40家次、交易金額2700余億元;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海油等34家優質央企在滬市上市,募集資金合計近2600億元。
“另一方面,我們也注意到,央企利用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方面還有比較大的空間。”蔡建春表示,比如,央企估值存在偏低的現象,與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表現不相匹配。
數據顯示,與5年前相比,國有上市公司利潤增長70%,但市值僅增長10%;市凈率為0.86倍,下降30%,明顯低于全市場1.6倍的平均水平。整體估值水平沒有很好反映近年來央企總體經營穩健、資產質量較好、發展較快等特點,不僅制約了央企利用資本市場的能力和空間,也不利于資本市場的自身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此外,央企還可以依托資本市場更為高效地實施專業化產業化整合,搞活體制機制,實現高質量發展。
新征程上,為更好發揮央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聚焦推進高質量發展。
蔡建春建議進一步加強央企利用資本市場做優做強的力度和精度。大力提升其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龍頭牽引作用, 更好地利用資本市場以及科創板功能,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鼓勵央企充分運用資本市場工具,特別是公募REITs、科創債等資本市場新產品,盤活存量;促進央企估值水平合理回歸;推動央企專業化、產業化戰略性重組整合,充分發揮產業鏈龍頭地位的央企上市公司作用。
蔡建春關心的另一個話題是個人養老金。2022年11月,《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正式發布,標志著個人養老金制度進入落地實施階段。當前,我國個人養老金整體規模較小,繳存意愿有待提升,權益類可投資產品有限,投資收益有待提高。
蔡建春認為,以成份指數為基礎的指數基金總體能夠復制刻畫所代表市場、板塊或行業等實體經濟的情況,具備風險分散、投資成本低廉、持倉公開透明等多方面優勢,且產品種類豐富、市場流動性持續提升、投資環境逐漸改善。截至2022年底,全市場共有超過1800只指數基金,合計規模近2.5萬億元。指數基金產品目前已涵蓋股票、貨幣、跨境、債券、商品五大類品種,股票指數基金涵蓋各種行業、主題和策略,可以滿足個人養老金的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
“綜合考慮我國養老保險制度與證券市場特點,建議有關部門將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可投資產品類別,擴大個人養老金可投資范圍,使廣大人民群眾可以通過長期投資更好地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紅利。”蔡建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