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證券時報記者獲悉,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提交了包括關于建設農業強國、節糧、提升民營企業發展信心等6份提案,其中《關于進一步提升民營企業發展信心的提案》就引導民營企業家正確認識和把握經濟形勢,完善民營企業支持機制,引導和促進民營企業增信心、抓發展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議。
劉永好表示,民營經濟、民營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中占據重要位置,對于穩就業影響巨大。中央明確提出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有利于提振企業信心,建議加強涉企政策解讀,完善支持機制,引導更多具有行業代表性民營企業參與地方產業規劃和項目招引。
建議加強涉企政策解讀,完善支持機制
數據顯示,我國民營企業數量已從2012年底的1085.7萬戶增長到2022年的4700多萬戶,十年翻了兩番多。在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超過80%;民營上市公司數量突破3000家。
劉永好表示,中央明確提出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有利于提振民營企業信心。我們把市場主體都動員起來,整個國家發展才能更好更快。
對于進一步提升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劉永好提出三條建議。一是加強對各類涉企政策的全面、及時、精準解讀,引導民營企業家正確認識和把握經濟形勢。二是完善民營企業的支持機制,拓展民營企業發展空間。三是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功能作用,引導和促進民營企業增信心、抓發展。
建議優化原料進口配額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推動出臺糧食安全保障法”。在《關于支持飼料節糧及優化原料進口配額的提案》中,劉永好建議優化原料進口配額管理制度,從原料端保障飼料用糧安全。
與改革開放前不同,當前飼料是糧食消費的最大主力。根據測算,2021年飼料用糧占比48%,達到口糧消費的1.5倍,且每年增速達7%。
劉永好表示,當前,國際貿易形勢錯綜復雜,進一步暢通民營企業進口糧食的政策通道,將有助于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水平。他建議,優化進口玉米、小麥配額管理制度,鼓勵民營企業直接進口飼料用原料,增加進口玉米、小麥配額規模,提高整體市場競爭力和運作效率。
在劉永好看來,糧食進口渠道多元化是有利并且可行的,政策落地的難點在于是全部放開、試點或者按照飼料生產或者用糧量進行分配上。此外還要與保護農民利益結合起來。
建議推出長周期專項金融產品“熨平”產業周期
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中,劉永好多次提到希望金融機構能夠創新金融工具,提供長周期專項金融產品。
而在另一份《關于在“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戰略實施中發揮企業作用的提案》中,劉永好建議,針對農業產業周期性強的特點,要鼓勵金融機構深入企業進行調研溝通,從企業面對產業周期的實際金融需求出發,創新金融工具對于企業的支持方式,研發支持農業領域的長周期專項金融產品,幫助農業企業對抗產業周期性波動,“熨平”產業周期,提高企業對農業進行資本投入和技術投入的信心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