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費天元)7月21日,碳酸鋰期貨在廣州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首批上市的碳酸鋰期貨共有7個合約。截至上午休市,7個碳酸鋰期貨合約全線下跌:主力合約LC2401跌11.34%,報價21.81萬元/噸;另外6個合約全部跌停,即較掛牌基準價下跌14%,報價21.16萬元/噸。
國泰君安期貨有色金屬高級研究員邵婉嫕表示,當前碳酸鋰期貨盤面交易邏輯主要認為,在未來碳酸鋰預期過剩的格局下,價格重心或將承壓,單邊交易以空頭為主,跨期交易以正套為主,開盤價已表現為期限Back結構。
邵婉嫕認為,展望2023年末至2024年,碳酸鋰市場的供應增速預計超過需求增速,處于供需過剩格局,預計現貨價格由30萬元/噸逐步回落至15萬元/噸。供應端,南美鹽湖提鋰資源將大幅貢獻國內進口增量,并以澳大利亞、非洲等地區鋰精礦增量為資源,實現國內鋰精煉產量與供應總量的增長,國內鋰產量和進口量預計將明顯增長;需求端,國內新能源車政策補貼退坡大勢下,新能源車消費已結束高速增長期,庫存壓力逐日增大,并且面臨燃油車的“反滲透”,銷量增速逐步向汽車總盤和燃油車靠攏。儲能需求的增長驅動LFP和碳酸鋰需求,然而總體消費弱于供應。
“廣州期貨交易所的碳酸鋰期貨上市后,碳酸鋰行業已逐步進入衍生品時代,為產業帶來價格發現、規避價格風險等多重利好,與此同時,鋰行業定價也將迎來更多投資主體。考慮到當前現貨市場價格處于28萬元/噸-29萬元/噸,現貨與期貨基差超過7萬元/噸,幅度約24.5%,預計價格進一步單邊下跌幅度有限。未來,鋰行業市場中依然存在著不確定性,需要持續關注鋰資源和鋰鹽生產企業投產進度、海外鋰電行業政策、新能源車和儲能行業增長幅度等因素。”邵婉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