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策略實現盈利 股票策略“拖后腿”
私募上半年業績出爐
上半年私募基金凈值平均回撤近2%,業績承壓態勢明顯。具體到細分策略,債券策略實現盈利,上半年平均收益超過4%,正收益占比接近八成;股票策略則明顯“拖后腿”,平均收益率為負
◎記者 馬嘉悅
私募上半年成績單近日出爐。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私募基金凈值平均回撤近2%,業績承壓態勢明顯。具體到細分策略,債券策略實現盈利,上半年平均收益超過4%,正收益占比接近八成;股票策略則明顯“拖后腿”,平均收益率為負。
在業內人士看來,股債蹺蹺板效應之下,不同策略私募之間業績分化加劇。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獲悉,隨著債市波動加大,近期多家頭部債券策略私募正在擴充資產類別,增配權益、可轉債等資產,進行多元化配置。
私募業績整體承壓
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有業績記錄的5156家私募旗下證券投資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回撤1.88%,正收益占比41.8%。
分策略來看,債券策略的業績明顯領先。今年上半年,有業績記錄的424家私募旗下債券策略產品平均收益為4.79%,正收益占比高達79%。多資產策略和期貨及衍生品策略緊隨其后,上半年平均收益分別為3.82%和3.03%。股票策略墊底,上半年平均收益為負,整體回撤5.45%,正收益占比不到三成。
策略間的業績分化,緣于各類別資產的不同表現。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10日,中證國債指數今年以來漲幅超過4%,國債期貨也持續走高,今年以來30年期主力合約漲超6%,10年期主力合約漲超2%。
“在機構交易熱情高漲、銀行‘手工補息’行為被叫停等背景下,上半年債券市場整體呈現牛市氛圍,而股票市場仍在底部震蕩,因此不同策略的私募業績表現分化,整體業績承壓。”滬上某私募研究員坦言。
降低債券組合的久期和杠桿
站在當下,債券市場能否延續上漲行情?在多位頭部私募人士看來,隨著央行開展借入國債操作、政策持續發力推動經濟修復,后續債券市場風險與機會并存。
銀葉投資分析稱,3月下旬以來,央行多次提示債市風險,但在流動性和盈利預期的推動下,債券收益率不斷下探。近期,央行抑制債市過度博弈的態度愈發明顯,盡管債券仍具長期配置價值,但短期來看債券投資不宜激進,公司會適當降低組合的久期和杠桿。
久期投資也認為,由于資金對低風險資產的需求旺盛,而企業和居民融資需求處于低位,因此債券市場持續走牛。但是,相對于回購利率,目前債券的息差、期限利差、信用利差均處于極低水平,風險補償水平較低,因此短期應降低杠桿和久期,密切關注理財產品展示利率、非銀機構負債端變化以及央行的下一步操作。
事實上,目前債券市場的走勢已反映部分資金的擔憂。Choice數據顯示,7月第一個交易周,3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下跌1.09%,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下跌0.21%。
多元化配置成共識
債市震蕩之下,頭部私募開始多元化配置資產,提高組合的豐富度。
利位投資表示,后續在產品組合的配置上會更加均衡。一方面,在利率債、信用債、國企紅利類可轉債等品種上繼續深耕和分散布局;另一方面,隨著穩增長政策效果的逐步顯現,權益資產的性價比值得關注,會適當配置一些股息率高于5%的電力、銀行等低估值股票,并對黃金、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領域適度跟蹤關注。
滬上某中型債券策略私募向記者透露,近期不僅擴充了債券池主體,擴大了公司主體的覆蓋面,還拓寬了資產類別,覆蓋可轉債、可交債、REITs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