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2024年數據截至3月底
私募行業正在良性“換血”。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數據顯示,一季度超500家私募管理人注銷登記,中基協對違規私募開出了30余張紀律處分決定書。在劣幣被出清的同時,私募業活力并未降低,信托機構紛紛入場。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信托設立私募基金的出資額接近500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在“扶優限劣”的監管政策導向下,私募行業優勝劣汰的良性生態逐步形成,新鮮血液持續涌入,管理人只有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和合規水平,才能把握行業發展機遇。
多家信托公司出資設立私募基金
天眼查顯示,近日,深圳市星燧創信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立,出資額為150.01億元,出資人為華潤深國投信托有限公司(簡稱“華潤信托”)以及深圳市深星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其中華潤信托出資150億元。
2月23日,云南融聚綠能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立,執行事務合伙人為建信(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合伙人信息顯示,該企業由建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云南省重點項目投資母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建信(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其中建信信托出資額為14億元。
事實上,早在去年,信托公司對私募股權投資的熱情便開始升溫。據不完全統計,去年有近40家信托公司出資成立超80只私募基金,其中上海信托、云南信托、財信信托等頻頻出手,公開披露的出資金額合計超300億元。
“近年來,信托行業轉型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信托公司將符合監管導向的私募股權業務作為發力的重點。與此同時,‘扶優限劣’監管政策不斷升級,私募股權基金成了投資新興產業的優質工具。”某資深信托研究員表示。
行業劣幣被加速出清
在新鮮血液涌入的同時,“偽私募”“亂私募”被持續出清。
中基協公示信息顯示,今年一季度共有559家私募管理人注銷登記,其中主動注銷的私募管理人為111家,協會注銷的私募管理人高達442家。拉長時間來看,近5年來,私募行業劣幣出清節奏明顯加快,2018年至2023年被中基協注銷登記的私募機構數量分別為90家、516家、608家、593家、843家和1905家。
另外,監管方對于私募違規行為也是保持零容忍。
截至3月29日,3月以來中基協共發布21張紀律處分決定書,劍指6家違規私募機構和15名相關責任人,這些機構主要涉及向投資者違規承諾收益、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等違規行為。
今年以來,安徽證監局、浙江證監局、廣東證監局等加大了對私募的監管力度,對未對私募基金產品進行風險評級、未按合同約定履行職責、未謹慎勤勉履行適當性管理義務的問題私募出具警示函。
扶優限劣下私募機構亟須“補課”
在行業優勝劣汰持續加速的背景下,許多私募管理人正抓緊“補課”。
“以往公司沒有正規的合規負責人和運營人士,也不太注重細節,但現在就算公司經營效益不好,也不敢節省這方面的成本。因為從被處罰的情況來看,私募各個業務環節的操作都容不得馬虎。今年公司新招募了一位合規人士,積極學習監管的最新要求,確保合規層面不出風險。”某小型私募創始人坦言。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近年來行業出清節奏遠超市場預期,大量管理人還不具備成為“正規軍”的實力,因此后續私募機構要么自愿離場,要么在專業能力、合規建設、公司管理等方面抓緊“補課”,否則很難實現長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