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預告”多時的碳減排支持工具終于正式推出。這一工具類似于綠色再貸款,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采用“先貸后借”的模式,并提供合格抵押品以從央行獲取低成本資金。1年期1.75%的利率水平低于現行的同期支農支小再貸款,更低于1年期2.95%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對銀行負債端獲取低成本資金來源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從貨幣政策體系看,碳減排支持工具的推出,有著傳承和創新兩方面的顯著特點。前者反映了近年來央行越來越重視結構性貨幣政策的使用,后者則表現在新工具不同于以往再貸款工具的特性。
????一方面,碳減排支持工具作為一種新型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其在發揮投放基礎貨幣作用的同時,更加注重與宏觀政策調控相結合的精準性和直達性。從近年來央行使用的支農、支小再貸款,到去年創設兩項直達實體貨幣政策工具,再到最新的碳減排支持工具,都是采用“先貸后借”的模式投放流動性,銀行先向實體經濟特定領域發放貸款,然后再向央行申請資金,從而確保基礎貨幣流向宏觀政策調控希望真正受惠的特定領域。
????另一方面,不同于以往的再貸款,央行此次推出的碳減排支持工具并未預設當年投放規模。未預設投放規模雖是“敞開了供應”,但金融機構能否從央行手里拿到如此低成本的優惠資金就要憑真本事了。央行設計了一系列機制防止金融機構和企業出現“漂綠”等道德風險,包括只按貸款本金的60%提供資金支持,要求金融機構公開披露發放碳減排貸款的情況以及貸款帶動的碳減排數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專業機構對這些信息進行核實驗證,接受社會公眾監督等。
????不限制投放規模,再加上激勵約束機制相容防范道德風險,可以看出,碳減排支持工具的推出更著眼于長遠。雖然初期受應用范圍“小而精”、發放對象暫定為全國性金融機構以及信息披露要求等約束,預計短期內投放規模有限,對寬信用的拉動作用不會立竿見影。但央行行長易綱此前透露,2030年前,中國碳減排預計每年需投入2.2萬億元;2030~2060年,每年需投入3.9萬億元。如此大規模的投資需求,勢必會相應增加對碳減排支持工具的需求。中長期看,碳減排支持工具有望成為央行投放基礎貨幣的一項重要渠道,撬動我國能源結構轉型,帶動社會整體信用派生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