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深圳高租金成本的困擾,部分制造業企業遷出深圳,流向佛山、東莞、中山等大灣區城市,深圳制造業外遷一時成為熱議的話題,對于深圳部分產業外溢,企業投資布局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現象,我們需要多角度看待,深圳企業向周邊外溢屬于“先富帶動后富”,但對深圳來說是個考驗,稅源跑去了東莞、佛山等周邊城市,好的企業流出去,也要引進水平更高的企業才行。當前深圳市在人才房、房價控制、學校設置等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目的就是想把優秀的年輕人和優秀的企業都留在深圳。
????很多企業家在深圳生活和創業多年,深圳的創新創業和營商環境首屈一指。中央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深圳是先行示范區,是創新創業之都,體量超過了以前的“四小龍”臺灣地區和新加坡,深圳的創新資源重構、產業鏈外溢,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其他城市產業協同帶來非常大幫助,形成各個城市的優勢互補、疊加,催生了很多化學反應,這是灣區政策推動的利好。
????受益于深圳的高速發展帶動,大灣區各個城市的產業鏈呈現強勁的發展勢頭,協同發展的趨勢也更加明顯。
????以佛山為例,佛山有家電產業扎實的工業基礎,未來希望打造成先進制造業的基地。三諾集團董事長兼CEO劉志雄認為,這個定位非常精準,“產業鏈分3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0到1,即科研的研究階段,全世界的大學和科研機構都在致力于實現0到1的突破。第二環節是1到100,需要把創新力轉化成產業力,佛山完全可以打造‘工程加速和創新實驗室’,承接創新項目落地,驗證產品是不是可量產。第三環節是100到n,實現大批量生產,佛山產業鏈上下游豐富,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很容易就能承接部分深圳外溢的產能。”
????對于深圳企業向大灣區城市轉移,是企業由于發展擴張的需要,或者說本地成本上升,需要進行轉移拓展發展的需求,它不愿意脫離大灣區的核心區,因為所有的配套、人力資源、金融資源,甚至企業品牌形象的展示平臺都在這個區域里,它也需要在大灣區其他的一些有空間成本優勢的地方去尋找新的承載點。“中山正好具備這樣的相對優勢,隨著深中通道建成通車,將來大灣區的珠江東岸和西岸融合,深圳與中山將深度融合,企業從長遠布局抓發展機遇,提前抓住這一輪的紅利。”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產業發展和城市規劃中心主任彭堅認為。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多個優勢,處于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深圳“騰籠換鳥”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佛山、東莞、中山等其他城市抓住機遇承接深圳部分產業,有利于產城融合發展,有利于大灣區各城市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