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阮潤生
2022年成為半導體景氣度分水嶺,A股行業上市公司業績的高歌猛進狀態戛然而止。據證券時報記者最新統計,2022年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整體營收規模或出現2009年以來首次縮減,全行業去庫存緩慢推進中。
不過,隨著晶圓廠擴產以及國產自主可控進程加速,半導體設備公司業績維持高速增長,分立器件以及半導體制造環節的毛利率穩步提升。
營收增速下降
截至記者發稿,絕大多數(申萬)半導體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年報,營業收入規模合計實現約3827億元,同比下降約4%,成為2009年以來首次下降;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簡稱凈利潤)合計518億元,同比下降約兩成。
今年一季度,半導體行業盈利尚未出現根本改觀。已經披露一季報的上市公司中,不足三成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個股中,芯原股份凈利潤去年實現4.55倍增長,但一季度同比下降近23倍,成為業績變動幅度最大個股;相比,盛美上海凈利潤以同比29倍增速問鼎,其次是滬硅產業和拓荊科技,分別增長近8倍和超5倍。
分板塊看,去年半導體設備、半導體制造凈利潤規模同比增長。其中,半導體設備彰顯了極強抗周期增長特性,整體凈利潤同比增長接近七成。板塊個股中,拓荊科技凈利潤實現超四倍增長至3.69億元,芯源微、盛美上海、華海清科、長川科技等實現了翻倍增長。
作為A股半導體設備龍頭,北方華創去年凈利潤增長1.18倍至23.53億元,并且預計今年一季度實現盈利5.6億元~6.2億元,同比增長171.24%~200.3%,增速將進一步提升。
新能源需求推動業績增長
相比半導體設備,去年半導體材料板塊營收、凈利潤同比下降,但個股分化比較顯著,硅片類表現顯著,有研硅、滬硅產業等凈利潤實現翻倍增長。
而碳化硅襯底龍頭天岳先進去年凈利潤虧損1.75億元,導電型產品產能爬坡過程中對公司全年營業收入和綜合毛利率產生較大影響;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85倍,凈利潤虧損2815萬元,虧損有所收窄。
另外,半導體制造板塊穩步增長,A股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去年全年凈利潤實現121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約13%,但從前兩年翻倍增速顯著回落。
從毛利率水平來看,半導體設備整體居首且連續攀升,從去年47%增至今年一季度50%,分立器件板塊平均毛利率維持相對穩定水平,近三年持續攀升,今年一季度略降至34%。
個股中,IGBT龍頭斯達半導凈利潤連續翻倍增長,去年實現8.18億元,銷售毛利率達到40%。
日前,斯達半導高管介紹,IGBT下游需求旺盛,以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發電、儲能等行業為代表的下游行業對IGBT需求不斷增加,公司正在不斷擴大在各細分行業的市場份額。
除斯達半導外,東微半導、炬光科技、蘇州固锝去年凈利潤也實現大幅增長。
IC設計去庫存緩慢推進
相比上述板塊,占據營收近“半壁江山”的芯片設計板塊成為盈利下滑重災區,其中,模擬芯片設計凈利潤同比下降超過六成,數字芯片設計企業同比下降近一半,存貨積壓周期變長。
據統計,2022年數字芯片設計行業存貨周轉天數達到223天,模擬芯片周轉天數達到214天,均創新高;今年一季度,整體設計板塊存貨周轉天數進一步拉長,不過周轉天數增速有所放緩,顯示行業去庫存緩慢發力。另外,機構預計隨著晶圓廠產線產能利用率的松動,有望推動晶圓制造價格的回落,從而改善設計環節的成本壓力和盈利能力。
中低端非手機類消費電子市場有望率先復蘇。作為TWS白牌耳機龍頭,中科藍訊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942萬元,同比增長7.2%,環比也實現增長。公司稱,中低端類產品增長顯著,且海外增長相對國內更快。
另外,今年以來人工智能標的獲熱捧,部分概念股業績增長。海光信息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46倍至8.04億元,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接近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