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用航空局4月7日向億航智能頒發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生產許可證。這是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行業全球首張生產許可證,意味著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機型將進入更大規模的量產階段。
自2010年低空空域改革啟動以來,我國低空經濟政策、產業等環境發生“質變”。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首次將低空經濟納入發展藍圖;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低空經濟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填補了我國無人駕駛航空器管理法規空白,支撐我國無人機產業進入“有法可依”規范化發展、有序增長的新階段。
2024年以來,政策環境進一步優化,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3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發布《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低空經濟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
各地也在積極布局,推出航線規劃、設置補貼等多種方式助推產業發展。今年以來,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個城市推出相關規劃,以搶占低空經濟這一新興領域的發展先機。
從產業基礎和規模來看,低空經濟步入發展新階段。有機構統計,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到5059.5億元,增速高達33.8%。其中,無人機產業基礎環境發展較快,中國民用航空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國內注冊無人機126.7萬架,同比增長32%;運營無人機的企業1.9萬家;有統計的民用無人機全年飛行2311萬小時,同比增長11.8%。
低空經濟是全球競逐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低空經濟科技含量高,創新要素集中,具有產業鏈條長、應用場景復雜、使用主體多元、涉及部門和領域多等特點,既包括傳統通用航空業態,又融合了以無人機為支撐的低空生產服務方式。可以預見,在政策、產業等環境發生“質變”的催化下,低空經濟“騰飛”值得期待。